从中电联发布《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》报告来看,储能行业在中国增长态势强势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国内工商业储能系统的运行情况显著优于新能源配储和独立储能,这反映出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已逐步成型,并展现出较高的经济性和运营效率。这意味着,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,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日益成熟,未来发展前景十分乐观。
2023年以来,国内工商业储能开始起跑。产品规格上,额定功率100kW、标称电量215kWh的工商业储能柜成为最主流的规格;产品设计上,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灵活配置,适应多样化场景。工商业储能市场已逐渐探索出一个主流的、相对标准化产品,产品在多个方面形成了统一。然而,产品“标准化”也意味着同质化,2024年,工商业储能行业将进入差异化竞争时代。可以预见,产品和技术,将是工商业储能第二阶段竞争的主旋律。
分布式的工商业储能部署在人流密集区域,虽然项目规模比集中式储能小,但对安全性的要求绝对不比集中式储能低。温度是影响储能安全和寿命的最核心因素。温控系统虽然在整个储能系统中的成本占比虽然并不高,却是储能寿命和安全的重要保障,温控系统的能耗控制也会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运营收益。目前,工商业储能最明显的一个差异体现在温控技术的选择上,从风冷到液冷、浸没式液冷,再到风液智冷、无空调技术。
宁德时代、阳光电源、采日能源、华为数字能源等20余家行业知名企业中,有大半都发力液冷技术,推出液冷产品解决方案。从订单情况来看,2023年9月,宁德时代宣布与美国储能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FlexGen达成合作协议,将在三年时间内为FlexGen供应集装箱式液冷储能产品EnerC。11月,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全球最大35KV级联型高压液冷储能电站 200MW/400MWh储能系统首台交付。另外,海博思创、阳光电源、天合储能、许继电气、采日能源等多家企业中标的集采项目也均明确使用液冷储能系统。
不过,从风冷到液冷,再到浸没式液冷的演进,难免会导致整个系统成本的增加。即使抛开成本上的差别,在技术上,目前液冷系统依旧存在一些问题,例如容易出现冷却液漏液、形成冷凝水、冷却液寿命较短等问题。
近日,华为、新能安分别推出了风液智冷、无空调技术路线的工商业储能新品,颠覆了常规的热管理技术。此外,早在2023年,天合储能向外界发布了搭载高温锂电池的无空调储能系统技术。宁德时代也在2023年发布了0辅源光储直流耦合解决方案,设计了无冷却系统方案,并采用了耐高温锂电池。
随着各地大量工商业储能投运,如何实现能源的精细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管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。因此,部分工商业储能厂商开始在软件层面上展开差异化竞争,突出从设计、建设到安全监测、电能量管理、调度和交易、运维等方面全流程“智慧化”,强调“智慧”解决方案。
可见,工商业储能将进一步向“安全系统化、能控精细化、应用数智化”方向演进。
扫一扫,关注二维码